|
|
赝品书画竟拍声高价 |
编辑时间:2008-02-04 22:57:03 阅 读:2040 |
主持人:在2005年4月春季拍卖全面拉开帷幕之前,一场特殊的拍卖会引起了北京拍卖市场的关注,起因是四百多件即将拍卖的作品,被拍卖方告之大多数为赝品,那么在拍卖中一向被忌讳的赝品,为何要公开拍卖,这样的拍品在艺术市场上会被接受吗?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这场“特殊”的拍卖会。
4月中旬北京中天信达拍卖公司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了一场传统艺术品的小型拍卖会,在417件拍品中有196幅当代画家的作品参加竟拍,这其中无底价或者一百元低价位起拍的拍品占了所有拍品的55%,在拍卖会一开场这部分拍品就成了买家竞争的热点。
中天信达传统艺术品拍卖会 现场:700元 800元谢谢 ,900元谢谢, 1000元 1000元, 您就是1200元了,1200元还有加价的没有 好1500元 1500元。
开拍后,第一件拍品从无底价起拍开始,就被买家一路追高,最终以3500元落锤。
3500元最后一次,好,成交。李力生(款)《书法》 成交价 3500元人民币。
在随后的拍卖中,无底价或一百元低价位起拍的拍品无一落空,分别以最低价100元和最高价13000元人民币成交。初步估算其平均成交价达到了1300元人民币左右。
5000元还有吗,5000元最后一次,5000元,成交,是您的。
那么什么是无底价拍卖,无底价拍卖是指 在拍卖前,委托人与拍卖机构并不先行确定拍品的底价,在拍卖时只要产生最高应价,拍卖即可成交。
从一般规律上来讲,作为无底价或百元低价位起拍的拍品,在拍卖场上往往就意味着作品为仿制品、复制品或是赝品。
中天信达拍卖公司书画顾问 翟朝勋:这个问题是这样,赝品确实在这个书画市场上是一个,怎么说呢,特别有诱惑的东西,赝品它有它的价位,正因为有真迹,没有真迹也就没有赝品,真迹是好多人又想,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想求,它的价位是居高不下,作为平民百姓那怎么办呢,应运而生的就是赝品。
近年来伴随着艺术品投资的热潮,中国书画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仅2004年书画市场的成交额就达到96亿元人民币,一些美术史上著名的书画家的流传有序的作品,在真伪无大争议的前提下,往往以超高价格成交,如近现代著名画家陆俨少的《杜甫诗意百开册页》以6930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创中国画世界最高成交纪录,鲜于枢的草书《石鼓歌》也以4620万元创书法成交最高世界纪录,另外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2090万元成交,李可染的《井冈山》也以1100万元创个人作品成交价最高记录。
华辰拍卖公司副总经理 赵宜明:这个跟现在投资人的心理也有关系,因为投资人呢,他现在我们所谓说大家都是收藏者,但是现在的收藏者呢,我觉得呢很多目前都是作为消费者,因为书画呢,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费品,是艺术消费品,有很多人呢,就是说他对这个东西感兴趣,自己的兴趣不断增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可能不知不觉地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收藏者。
按以往惯例著名的书画拍卖行每年主要举办春、秋二场大型书画拍卖会,由于目前书画的行情和价格正处上升期,很多大型拍卖公司都在各季度拍卖中推出书画拍卖专场,再加上众多的小拍卖公司纷纷跻身于书画拍卖,从而造成了仿品、赝品大量流入书画市场的现象。根据《拍卖规则》拍卖公司对拍品的真伪或品质不承担担保责任,竟买人或代理人有责任自行了解有关拍品的实际状况。如果发现与拍品目录不符或有未注明的瑕疵,可即时向拍卖行提出询问,然后决定是否参与竞买。
中天信达拍卖公司书画顾问 翟朝勋:我这个摆着两幅作品,是王成喜的《梅花》,一般人来讲,在拍卖场上见到王成喜(画)的梅花,是比较受欢迎的,可惜呢,这两幅作品是赝品,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在拍卖场上随处可见,你看这幅《梅花》,他用色,还有它的背景用色,跟这个它的树干,它的形式结构都不一样,你看它的标价吧,还是不一样,一个是无底价,无底价就是100元起拍,为什么,赝品它有赝品的市场,就是太可惜,如果是真迹,一般的人还是拿它有点困难,那么为什么说,这幅作品是一个赝品,它为什么标1200元呢,物有所值,因为它极可乱真。
王成喜款的《梅花》无底价起拍作品,成交价为 900元人民币;另一幅以1200元起拍作品,成交价为18000元人民币。另外在此次拍卖会中,李可染款的《水牛图》无底价起拍,最终以900元人民币成交,绍晨款的《江南水乡》无底价起拍,以5000元人民币成交,沈鹏款《书法》无底价起拍,成交价:9500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