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画假画的较量 |
编辑时间:2011-04-28 22:26:40 阅 读:904 |
真画的价格会让收藏家喜出望外,而假画就是一张废纸。这不是一个拼财力的过程,而是一次拼眼力的较量。藏家的钱,买家的眼,假画如同假币一样,会引起连锁损失的发生。 自古以来,假画市场就“欣欣向荣”的存在,例如苏州片、后门倒、天津造、长沙造、潍县造、琉璃厂、潘家园,反而为有特殊需求者提供了便利,知名度很高,生意兴隆。而至今这些作品,仍然价格不菲。究其原因,主要是造假水平较高,有真纸假画、真画假题、假画真题,装裱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假画乱真提供了新鲜血液。 部分假古画由于年代久远、画工尚且、材质豪华,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新假画受到画家水平所囿,技艺低劣,他们又采用了高科技手段,例如照相制版(印章)、幻灯取象等手法,扰乱市场,干涉价格。这也导致假著录、假画集、假照片、假合影、假画真著录的泛滥,某些艺术品商圈甚至出现了“家家启功、户户沈鹏”的壮观场面。 艺术品的高价位必然导致利欲熏心者造假泛滥,只要能买上好价格的画家名头,都有“作品”存世,鱼龙混杂,真假莫辨,俗话说:“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傻子再等待;瞎子买,瞎子卖,还有瞎子在等待”。假画的泛滥势必造成经济的损失,因此著录作品、名家收藏品价格先行,有出版著录、流传有序的画作往往卖到天价。 在这种“知识引导金钱”力量的影响下,各类画目参考书的价格也随着一路飙升,《南画大成》、《支那名画录》以及民国出版的各种图录版画集画册都已经一书难求,甚至八零年代以前的书画图录类出版物也随着凸显其权威性、资料性,价格过万者比比皆是。 如今的艺术品市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论坛,学识化和专业化独领风骚,高水平的艺术鉴定家引导着市场,左右着藏家,一场真正艺术品价值保卫战甚嚣尘上,鱼目混珠者必然原形毕露,艺术品市场大有可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者的修为。因此,提高个人修养、开阔眼界、增加见识,亟待不疑。 如今的艺术品市场,是高手的天下,是高层次的画家、高层次的收藏家以及高层次的鉴定家搭台唱戏的舞台,龙套靠边,票友歇养,真正的人才必然光芒四射、大展宏图。 |
|
|
|
|